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三下册语文期末押题试题3

   日期:2024-12-07     来源:www.gosxt.com    浏览:648    
文章简介: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三下册语文期末押题试题   1、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需要答卷。(8分) ①2018年,海南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港),万众zhǔ(    )目。

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三下册语文期末押题试题

 

1、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需要答卷。(8分)

①2018年,海南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港),万众zhǔ(    )目。②作为最新设立也是前景最为广阔的自贸区(港),海南有着巨大的优势。③第一,海南的地点________(A.独树一帜B.得天独厚)。④从亚洲范围来看,海南坐落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地方,是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中心,海上丝绸的道路的重点节点。⑤第二,海南的土地面积最大,即便与新加坡和迪拜等老牌国际知名自贸港相比,将来海南也毫不逊色。⑥再者,海南是________(A.驰名中外B.超凡脱俗)的国际旅游岛,环境优美,是镶(    )嵌在中国浩瀚(    )南海上的一颗明珠。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很合适居住、度假和拓展商贸活动。⑨打造自贸区(港),势必使海南高速发展,风mǐ(    )全球。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2分)

zhǔ(    )目 镶嵌(    ) 浩瀚(    ) 风mǐ(    )

(2)结合语境选择适合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地方上。(1分)

(3)语段中的第________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办法,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3分)

(4)仿照画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其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他看起来3、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

B.历史正剧总是庄重严整,由于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由于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C.近来,共享经济的定义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共享设施怎么样配置?执法部门又该怎么样管理呢?

D.君子要讲和谐,但不可以随波逐流,更不可以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可以有丝毫含糊。

3.下列各项判断与剖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长母亲,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助词、副词、形容词、名词。

B.“一带一路”“人物描写”“精力充沛”“吃了三碗”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以古时候丝绸的道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点为设计想法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好似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好似鸿雁”。

D.“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浅易、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的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重是因果关系。

4.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B.“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儒林外史》是国内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常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棒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5.默写。(3分)

(1)《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解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是什么原因。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李白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和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6.在社区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8分)

材料1  目前“全民阅读”渐成 共识,各种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层出不穷,堪称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坛、新书签……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好似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惑,但不可以饱腹。阅读活动的数目、水平、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成。

材料2  数字阅读有益于飞速获得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与管理,还有益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益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

材料3  俞敏洪一直坚持在适合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 000多本电子书,珍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

(1)阅读“材料1”,你觉得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年代,怎么样念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怎么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社区阅读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多处语病,请指出两处并提出修改建议。(4分)

a.大众阅读作为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一直遭到各方关注。b.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大家社区居民的纸质阅读量和数字阅读量都呈现双升趋势。c.阅读的目的,不止是涨知识,增技能,而是叫人成为愈加完美的人。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的的念书人,重点在于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好的阅读习惯。

①_________处,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处,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什么地方。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①浮沈:即“浮沉”。意为消息隔绝。

7.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3分)

A.忆江南 B.如梦令 C.天净沙 D.沁园春

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广汉①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②,以得事情。钩距者,设预测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③,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__________郡中盗贼,阁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国④,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⑤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救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__________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⑥为调⑦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选自《汉书·赵广汉传》)

[注]①广汉: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②钩距:辗转推问,得出实情。③参伍其贾:反复比较其价钱。参,同“三”。④铢两之奸:数目极少的贪污纳贿。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⑤穷里:隐蔽在里巷。⑥豫:事先筹备。⑦调:治办,办理。

9.讲解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或夜不寝至旦  或:___________ (2)广汉将吏到家  将:___________

(3)又素闻广汉名  素:___________ (4)即开户出    户:___________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选文表现了赵广汉的什么特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一个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假如不是花开得不少,我可能真的会忽视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叫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天,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用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将如此一朵小花装扮得这样漂亮。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姣媚可爱。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__________

⑤我在这片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彩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一个人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来自于他对生活的满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含义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婀娜多姿。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一般的人是否一样?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些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徙,也难逃“枯萎”的命;有些人满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使成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成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愈加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气质,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12.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剖析其表达用途。(3分)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好似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剖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漂亮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觉到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热爱。

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出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便成长在乡野间,依旧满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E.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法,表达了对蓝蝴蝶花漂亮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15.简要剖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哪些用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用文化滋养年代的心灵

李洪兴

①2018年的第一天,不少人走进国家图书馆,一睹《四库全书》真容。参观之余,领一页字帖,坐在展厅里一笔一画地抄写书中内容。文化的书函,在如此一次“观四库、抄经典”的读者体验活动中被打开。

②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愈加近。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在不同场地、以适合的方法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一同选择。大家在“拈花”之间,感觉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发出文化的沁人芳香。

③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这个传,不止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假如不可以被更多人赏析、研究、传承,也就非常难达成“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

④目前,大家的文化视线不断打开,但文物的“开放度”依然有待提高。有些场合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有些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披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开放的文化有着更大的辐射力,就像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城愈加大,展出文物愈加多,文创形式也愈加丰富。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的的文化自信。

⑤面对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晶,大家会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让现代人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感受这类文明的宝藏,有益于形成我们的文化观念、审美趣味,有益于滋养年代的心灵。这又何尝不是美好生活、全方位进步所需?只有真的推开文化的大门,让更多的人走进来,才能在新年代达成“美美与共”。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有删改)

16.请简要概述第④段的论述层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②段用了什么论证办法?有什么用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结合全文,阐释最后一段中“美美与共”的内涵。(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需要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程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生活就是如此,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生活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一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需要: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抄袭;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与分析

1、

1.【答案】(1)瞩     xiāng    hàn    靡

(2)B    A

(3)示例:⑤    作比较    突出说明了海南是土地面积最大的自贸区(港)    ⑥    打比方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海南岛环境优美    ③—⑧句分类别条理明确地说明了海南作为自贸区(港)有着巨大的优势(任选其一) 

(4)示例1、沙滩松软    触摸着大家的肌肤

示例2、海浪翻滚    撩动着弄潮儿的心弦

示例3、椰树挺立护    护卫着祖国的南疆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1)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2)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6.【答案】(1)让读者有阅读收成 

(2)示例:①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②依据不一样的需要,采取不一样的阅读方法。

(3)①b    去掉“都”(或:将“双升”改为“上升”)。

②c    将“而”改为“而且”。

③d    在“在于”后面加“是不是”(或:将“能否”改为“能”或:删去“能否”)。(任选其二)

2、

(一)

7.【答案】B

8.【答案】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或:老婆)的相思之情。[或:因不能与亲人(或:老婆)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二)

9.【答案】(1)有时。

(2)带领。

(3)向来,一向。

(4)门。

10.【答案】(1)(这个办法)只有广汉精通并行之有效,其他模仿的人没一个能赶得上他。

(2)广汉跪拜答谢说:“幸亏(你们)保全了苏回让他活了下来,(我)会非常不错地厚待你们。”

11.【答案】精于吏职,聪明机智,雷厉风行,言而有信。

(三)

12.【答案】花瓣娇小不起眼;蓝色的花容叫人惊艳;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蓝蝴蝶;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13.【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漂亮的花容,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14.【答案】CE

15.【答案】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漂亮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费赏和追求。

(四)

16.【答案】第一提出“文物的‘开放度’依然有待提高”这个看法;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文物开放的重要程度;最后指出只有文物开放,才能涵养出真的的文化自信。

17.【答案】举例论证。    有力论证了“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愈加近”的看法。

18.【答案】(1)感受文化芳香,滋养年代心灵。

(2)达成价值增值。

(3)涵养文化自信。

(4)形成文化观念、审美趣味。

(5)进步更全方位,生活更美好。

3、

19.【答案】略

【写作方法指导】审题:此次作文题目以比喻的修辞设题,把生活的每个阶段或某一个节点比作“站点”,把值得赞美、值得珍惜、值得珍藏的人、事、物、情比作“风景”。在写作之前,需要先考虑哪种人、事、物、情可以称之为“风景”,自己要写的“站点”“风景”是什么。然后解决通过“哪种风景”展示“哪种思想感情”这一问题。

立意与选材:(1)关注现实生活:或写亲情,或写乡情,或写社会中人与人相处中的美好情感,或写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情感的理解。(2)关注人文传统:写传统文化传承,如民风民俗、诗词歌赋、琴棋字画戏曲舞蹈等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成长启迪等。(3)关注历史:书写历史人物的人格魔力、生活信仰。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